「陳那論師有法,是菩薩的原因為何?」
「因為在彼的心續中有菩提心之故!」
「釋迦牟尼佛有法」此時,你會安立什麼所立法與因相來破除?花五秒鐘來思考。
「釋迦牟尼佛有法,理應是菩薩?」若立宗者承許:釋迦牟尼佛是菩薩,就得承許:釋迦牟尼佛是眾生。因此立宗者會回答:「何以故!」
此時再進一步地安立因相:「因為在彼的心續中有菩提心之故?」讓他難以應對。
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整個問答的流程。
「陳那論師有法,是菩薩的原因為何?」
「因為在彼的心續中有菩提心之故!」
「釋迦牟尼佛有法,理應是菩薩?」
「何以故!」
「因為在彼的心續中有菩提心之故?」
在實際辯經時,互動的速度非常之快。要加快互動的速度,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練習。當你安立過幾百個有法,所立法與因相,反應自然也會變快,腦袋裡的資料庫也會逐漸擴增,多練習是進步的唯一途徑。
補充:以下是藏語版,請自行參考。